為進一步推進專業(yè)建設及人才培養(yǎng)工作的開展,我校教育學院利用暑期相繼進行了黨員教育與培養(yǎng)、暑期社會實踐以及建檔立卡學生家訪等工作。
理論與實踐相結合,黨員學習在路上
堅持平時自學與集中學習相結合,教育學院學生第一黨支部、第二黨支部組織學生黨員自學文章《今天他115歲了,鄧小平人生的40個瞬間》。黨員同志們感觸頗深,紛紛寫下自己的閱讀感悟。學生第一黨支部郭惠文同志說:“作為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,鄧小平同志的精神品格永遠值得我們學習”。學生第二黨支部賈志文說:“不要忘記了我們是誰,從哪里來,要干什么,要怎么做,我們要在紀念中感悟鄧小平同志的偉大”。

為進一步豐富黨員學習教育形式,不斷增強黨員黨性觀念,教育學院學生第一黨支部、第二黨支部組織學生黨員暑期開展紅色基地參觀教育活動。按照就近原則,黨員同志們參觀了紅色基地東莞虎門海戰(zhàn)博物館、天津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、山西八路軍太行紀念館、山西平型關烈士陵園、川陜革命根據(jù)地鎮(zhèn)巴烈士陵園、西安事變紀念館、西安八路軍辦事處等。黨員同志們在重溫紅色經(jīng)典的同時,激發(fā)了愛國熱情,增添了學習與工作動力,紛紛表示要提高自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,團結一心,克服困難,充分發(fā)揮基層黨組織的戰(zhàn)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,在各項工作中爭取更大的進步。
結合專業(yè)特色,開展社會實踐

鎮(zhèn)巴縣是國家級貧困縣,鄉(xiāng)村教育模式落后。教育學院結合職教師資本科教育特色,組織學生赴漢中市鎮(zhèn)巴縣開展以“紅色班城,科教同行”為主題的愛心支教暑期社會實踐活動。實踐主要內容有愛心支教、素質拓展、調查研究和家庭走訪。實踐隊在追溯紅色歷史的同時,為當?shù)氐膬和M全新的教育模式和課程,讓孩子們養(yǎng)成動手動腦、創(chuàng)新思考的能力,助力脫貧攻堅。通過本次社會實踐項目,教育學院與坪落小學簽署了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協(xié)議,建立了校地產(chǎn)學研合作長效機制。
強化資助育人,走訪建檔立卡學生家庭

為進一步落實學?!蛾P于開展2019年“精準資助基層行”走訪活動》文件精神,貫徹落實高校家庭經(jīng)濟困難學生建檔立卡資助政策,今年8月21日,院長助理蔡國敏、資助專項負責人李核赴陜西省漢中市鎮(zhèn)巴縣永樂鎮(zhèn)走訪建檔立卡學生家庭。走訪中,老師們與學生家長親切的交談,耐心地向學生家長介紹學校以及學院發(fā)展建設的主要成果,并將學生在校表現(xiàn)情況、在校受資助情況等反饋給家長。通過與學生和家長的坦誠交流,學院充分了解了學生的家庭經(jīng)濟實際情況,聽取了家長對學校資助工作的意見和建議,為學院接下來的資助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。
(核稿:王貴平 編輯:史倩云)